2020年7月1日星期三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跨境小白的创业变现之路

欢迎大家齐聚宾果思享会,宾果即bingo, bingo就是我!这是一个让人一听就充满胜利喜悦的英文名,字如其人,无论是创业还是分享干货我都想让大家有所收获,不是因为我是雷锋,而是我清楚的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说说我自己。2011年9月第一份工作拒绝了上海地铁挥小旗子的安排进入完全不对口的传统货代企业。掌握了一定的空海进出后,14年感觉传统物流遇到很大瓶颈,毅然进入当时朝气磅礴的跨境物流行业,就是这一年我跑遍了上海、苏州,义乌、温州、宁波、杭州、福州等地,见识了大大小小的ebay卖家,毫不含糊的说都是民房里的卖家,但个个出货量大的惊人。

15年依然不安分,我跳离了跨境物流行业进入了一家转型跨境电商的企业。这一年为转型做调研,在没任何基础和师傅条件下开始深入一线摸索速卖通和亚马逊。

16年6月回到青岛,正式加入跨境电商创业大潮,期间做了亚马逊、速卖通(已暂停)、易贝(已暂停),也上线了Opencart和Tiktok,算是一个一线走出来的地地道道电商人。

从外行到内行,从内行到组建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立足新行业,背后坎坷曲折的经历是一部脱胎换骨的成长史,我把这部成长史浓缩成一套方法、一种习惯、一个道理。

本文耗时2天,约5000字左右,为方便大家阅读,简单梳理了本篇文章的框架脉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跨境小白的创业变现之路

掌握一套方法——SPSRO学习精进法

19年我根据几年的成长经历提炼出一套系统学习、快速精进的方法论,称之SPSRO循环法。发展到今天几经思考迭代有了更接地气解读和运用,借今天机会,说说成长路上的SPSRO2.0。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跨境小白的创业变现之路

SPSRO是学习(Study)、实践(Practice)、总结(Summarize)、重构(Reconstruct)、输出(Output)五个英文单字的首字母缩写,即获取知识(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经验(实践)、提炼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因子、重构个人知识架构与思维认知,最后以文字或语言的形式思路清晰的表达出来以继续升华认知,如此循环反复。

学习

学习即获取知识。

有些朋友在本行业工作了好多年,很努力的穿梭于各式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或者大咖公众号进行学习,但始终没有形成该行业系统清晰的知识架构。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知识点本无毛病,但并非将碎片化的学习归纳到系统的知识框架内就导致盲人摸象的困境,同时重复性的学习,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更不利于化整为零,集中单项模块的突破和深度思考。而只有将知识点相互串联汇聚形成知识体才能发挥知识本身的能量。

那我们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高效学习呢?答案是:结构化思维 +印象笔记

S1利用结构化的思维搭建知识框架

体系的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通过权威书籍、知名网站找到初始框架进行搭建。我们举个亚马逊学习的知识框架案例: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跨境小白的创业变现之路

S2用印象笔记记录知识框架下的每个知识点

任何领域的知识体系都比较庞大,加之5G时代的迭代速度已远超想象,我们需要随时随地更新知识库,此时时刻第二大脑很重要:一来帮助我们将知识架构具象化,二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三当启动新业务时可以随时复制方法。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跨境小白的创业变现之路

实践

实践即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

我之前举过一些例子:你知道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能却造不出电灯泡,你知道蒸汽能产生动能却造不出蒸汽机,你知道元素周期表和各种物理化学知识却造不出原子弹。我之前也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开培训班的人是别人,我们总是那个学习别人的人呢。看似有些矛盾:我们学习别人还有错吗?总是学习别人当然有错,因为我们缺少应用知识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总是学习别人,学到的大多数是能直接解决问题的套路,而却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通过知识想到的这些方法,久而久之我们就只能看到表象,看不到底层逻辑了。

那我如何解决知识实践应用的问题呢?答案是:解决问题是王道+遵循PCSDCA的实践逻辑

S1学为辅用为主解决问题是王道

学习知识时一定要考虑应用场景,并试着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我举个例子:亚马逊A9算法这个知识点告诉我们:转化率、销量、用户反馈是关键词排名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知识点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我们关键词排名。

S2遵循PCSDCA的实践逻辑

为我们的知识找到了很好的应用场景去解决某项问题,然后…….然后没然后了。我们运用知识做出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导致此事不再进行而不了了之,也就没有然后了。这也许是很多数人经常犯的错误,但全然没有认识到。遵循PCSDCA的实践逻辑是指当遇到问题时,周而复始的查找问题、原因、调整方案、执行方案、检查效果,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总结

总结即实践萃取出经验的过程。

我们很多时候迫于每天8h繁忙的工作,一路向前马不停蹄,一段时间发现自己长进不大:迷茫、失落,四处充电学习消除焦虑。而当我们学着去做复盘时,发现一不清楚总结套路,二不明确到底要呈现出什么结果,从而让总结变成了虚晃一枪的假动作,落入俗套:为了总结而总结。

那我们如何解决以上困扰呢,答案是:定期复盘+遵循"反馈回顾反思共享"的总结逻辑

S1定期复盘

在固定的时间(比如每周周六20:00)刻意的训练复盘总结,先用心坚持30天。问题来了:有复盘就必须有计划、经过和结果,所以要复盘总结必须明确当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计划以及现在的结果,同时每天下班前记录当天的工作回顾。有些朋友可能已抱怨了:又是计划、经过、结果,我为总结得付出多少准备时间,一天的工作别干了。但你要知道万事推进计划先行的道理,计划原本是已经列清的事项而非总结复盘时我才考虑当时有没有计划,也要知道当天工作回顾的记录是你时间分配的见证,很多效率性的问题和时间管理有很大关系。所以,试着放下抱怨,养成习惯,自然水到渠成。

S2遵循"反馈,回顾,反思,共享"的总结逻辑

反馈。反馈是客观的表述计划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回顾。中间发生了什么

反思。结果和计划为什么有出入,明确成功的方法或失败的原因以及改善措施

共享。将成功因子和失败改善因子梳理进标准化流程以及检查清单

总结逻辑中的常见的两个误区:一是停留在反思阶段,并没有将成功和失败改善因子梳理到标准流程和检查清单里,那么这些宝贵经验只能维持1-3个月的效果。二是反思到了失败原因,但没有改善措施和改善行动

重构

重构即知识、技能、经验的理论升华与知识架构和思维方式的升级。

在过去成长的日子里,解决当下问题必须进行大量知识的吸收、实践、反思、改善,日复一日的总结反思,自然会开悟出类似SPSRO2.0这样的方法论,这些理论举一反三再应用回实践中极大的提高我们在任何新领域的业务拓展进度。

我目前无法用很清晰的思路阐述重构部分的拆解环节(留到SPSRO3.0吧),但经过学习、实践、总结的沉淀  加之一定时间的思考,自然灵感一出开悟很多,灵感这东西就像大脑给予我们的自然馈赠一样,有时也让你猝不及防。

输出

输出即将重构后的理论、感悟等呈现、分享出来

这个世界很神奇,我们从身外学来的知识通过个人的实践加工升级后还要回馈到知识的海洋里去。为什么呢,因为脑子里的东西一般是抽象的、模糊的,只有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出来才变得清晰具象,表达的过程往往让我们的观点更具逻辑性。此外,呈现出的感悟与方法分享与众人,有了以此为核心的沟通又会让我们查漏补缺、迭代更新。

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好输出这个环呢?答案是:结构化思维+分享

S1利用结构化思维呈现

以此篇文章为例,

中心思想:个体成长的背后是有效方法下的能力提升与进化

开篇:介绍经历引出观点

篇中:通过"一个方法、一种习惯、一个道理"深化观点

一个方法:SPSRO( 学习、实践、总结、重构、输出);一种习惯:思考、碎片化思考;一个道理:一个人价值取决于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篇尾:总结"一个方法、一种习惯、一个道理"组合形成"能力冰山"

S2分享与沟通

分享一个观点:越分享越难以被超越,这也是分享最大的意义。深度文章的产生本来就意味着作者的梳理与深思熟虑,而精华引发众多志同道合朋友的沟通碰撞,又让作者本身得到认知和思维的提升。

至此SPSRO2.0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反复循环即可帮助我们高效学习快速精进。

养成一种习惯——碎片化时间思考

我在文章"我们与牛人只有一墙之隔"中阐述了那堵墙:优秀的习惯。而在众多的优秀习惯中思考做为所有智力素质方面的支柱和核心显得最为重要。那么如何让思考像呼吸一样自然得以触发呢?

首先从基础的"想事情"开始,想事情可以是考虑一周的时间怎么安排,可以是睡觉前大脑对当天工作的回顾盘点,也可以是想想今天看了哪篇文章讲的什么,总之这一阶段是让你刻意的把大脑在指定的方向运转起来,训练的是我们对大脑的控制力以及自己的注意力。

然后进入"有目标"的考虑,所谓有目标的考虑是指不再简单想一些基础问题,现在必须针对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或展开搜索寻找答案,这一阶段的是让大脑深入解决问题,探索事务的本质规律。下面是我的一个案例:

我没有看电影的时间,更没有追剧的习惯。一天周末,打开了电视,是部电视剧,连续看了三集。看三集电视剧本没什么问题,但看着看着我在想为什么我会追剧呢,是什么牵着我在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剧情都是根据情感被设计的产物,我立马放下眼下的剧情开始搜索人类感官和情感介绍,我在寻找这些剧情到底是通过"视觉?听觉?怜悯心?好奇心?引起愤怒?"等那几种情感引发了我的注意力,要知道对于做产品营销的人来讲,这太重要了。通过这件事情,我探索到了新东西,这对未来产品广告设计也大有裨益。

最后经过两个阶段反复训练,思考总会变的自然而然。但受环境因素和具体工作的限制,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思考,此时想想办公室的路上、散步的公园里、拥挤的公交车上、火车上、飞机上正是思考的绝佳时间和地点,这就是碎片化思考。思考不受时空限制,利用好任何碎片化的时间让工作生活更有效率。

认知一个道理——一个人价值取决于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明白并认可一个道理很简单,而内化为意识层作为个人的底层素质指导生活和工作实践绝非易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人不明白也没有人不认可,但我们坚持锻炼身体了?控制三高的饮食了?"知识改变命运",没有人不明白也没有人不认可,但我们坚持学习了?而认知一个道理,是从我们的意识层接受它,并用它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这句话不难理解:意思说未来你能走多高完全由你为别人做了多少贡献解决了多大的需求而决定的。我记得以前流行着一句话"想赚钱,先值钱",虽然露骨了点,但底层逻辑很准确。疫情爆发之初口罩匮乏,人们买不到医疗口罩防御病毒,但凡能生产口罩的厂家都得到不错收益(听说小卖家都能一天一辆宝马)。疫情期间大部分人开始远程办公,沟通效率低下,能够解决此痛点的远程视频类的软件切合当下市场催生了一批诸如zoho的明星企业。

再说说我自己吧,2011年参加第一份工作,地点:上海 ,工资:800,当时同学普遍2500,1年后毕业转正工资3000左右,我一东北的哥们5000+了。我没有认识到我得先给公司创造价值未来我才有价值,压根没想过钱的事(想想当年真是一尘不染),因为老板人好肯教,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就是简简单单的感觉能成长。而这段时间正是我人生中知识高速提高的第一个阶段。大概2年后,工资到了8000,8000拿了几个月我离职了,不是因为钱少,因为看到了未来更广阔的成长机会。

现在,我加入了创业大潮,不同以往的是认知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为他人创造的价值"信仰的重要性。为此提炼出企业成长飞轮,并在为此一步步践行着。

如果说思考力是我们智力素质的核心和支柱,那么价值信仰就是我们最底层的驱动力。

最后我把这套方法、这种习惯、这个道理汇总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模型。最后你终于发现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能力的发展史。

接下来日子里,宾果思享会不仅为你分享表层的知识技能和新的跨境商机,还为你带来底层的能力成长路径。坚守使命,一路相伴。

(来源:宾果思享会)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跨境小白的创业变现之路邮乐购物商城蜜芽递四方亚马逊否定关键词的"使用秘诀",看懂了能省大钱!亚马逊日本市场如何选品印度海关严查BIS认证,BIS认证是什么及BIS认证流程揭秘!特价歌诗达邮轮游到歌诗达邮轮旅游报团价格到歌诗达邮轮旅游报团价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