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跨境电商资讯:赶紧收藏!亚马逊常见频发的

赶紧收藏!亚马逊常见频发的恶搞手段和反击战术!

做亚马逊,就是不断的被亚马逊搞,被同行搞,搞同行。虽然无奈,但又十分真实。

除了被竞争对手恶意投诉侵权,还有一类恶搞行为常常让卖家感到火冒三丈,那就是VC卖家的恶意篡改链接,这一问题是十分严重,很多亚马逊卖家在遇到恶意攻击后,都不知道怎么办。 

1

Amazon

常见的恶搞手段

为了更好地防范与应对,我们需要知晓同行常用的恶搞手段,这些手段如下:

1.利用listing全球共享漏洞:恶意竞争者可能跨站点抢夺编辑权,修改品牌图片或者恶意添加敏感词,致使产品描述与实际产品不符,从而引发顾客投诉,最终让产品链接被"狗化"。

2.恶意差评:发布虚假差评来拉低产品评分,影响潜在顾客的购买决策。

3.独立站版权投诉:恶意竞争者注册独立站,复制产品信息并上传,然后恶意投诉产品存在侵权或者质量问题。亚马逊通常会马上行动,冻结listing。

4.虚假举报:虚假举报Listing违规行为,使账户被警告或者暂时封禁。

5.竞品恶意低价:大幅降低价格吸引流量,引发价格战,削减利润空间。

6.利用VC账号:不正当竞争者利用VC账号恶意篡改竞争对手链接,故意触发亚马逊审核机制,让链接直接"变狗"。

7.注册品牌:有些卖家注册品牌时只涵盖部分类别,不正当竞争者就会抢注其未注册类目的商标,使卖家在该类目下的链接全部"变狗"。

8.买空库存:每到旺季来临前,竞争对手就会批量买空库存再批量退货,这会让卖家快速断货缺货,从而被抢占购物车。

9.恶意跟卖:比较恶劣的做法是先恶意篡改品牌名,然后恶意跟卖,最后恶意合并。

10.低价竞争:部分竞争对手先采用低价策略,当低价无法迅速占领市场时,就会转向攻击您的Listing,使您无法凭借定价优势占据市场。

11.恶意投诉的TRO:黑色产业链恶意抢注商标后对卖家恶意索赔。他们会提前锁定行业产品,再通过抢注专利、定向初筛、效力加固等专业化操作截品,进而恶意索赔从中牟利,其间还有专业合作机构帮忙抢注专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

Amazon

恶意攻击的判断方法

如何判断链接是否受到攻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判断是否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并进行自检:

1. 检查竞品和销售表现分析竞品的价格变化和销量:如果竞品的价格突然低于你,且其销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可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刷单)操控市场。

2. 分析竞品的广告投放和市场表现:如果广告投放突然加强,且广告页面与产品描述有很大差异,可能存在针对性的攻击行为。

3. 调查竞争对手的店铺和背景分析店铺的商标和公司信息:不仅要分析产品,还要深入分析竞争对手的店铺,看看是否有相似商标或公司信息的其他店铺。很多时候,恶意攻击的店铺可能属于同一个卖家或者商家的多个店铺。

4. 分析对方的历史销售数据和表现:一些表现不稳定的竞品,可能在面临市场竞争时采取攻击行为来减缓其他卖家的发展。

5. 产品差评和投诉分析监测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差评:特别关注某些竞品的差评频繁或者内容异常的情况。如果某些差评过于极端或集中,且产品无明显问题,那么可以怀疑是竞争对手在通过这些差评进行恶意攻击。

6. 跟踪客户投诉和违规举报情况:如果你的Listing突然收到大量侵权或质量投诉,尤其.........

《亚马逊卖家应对恶意竞争的策略》本文主要讲述亚马逊卖家面临的恶意竞争问题。首先列举常见恶搞手段,如利用漏洞修改链接、恶意差评等11种。接着阐述判断恶意攻击的方法,涵盖分析竞品数据、调查店铺背景等。最后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2137234.html

Syncee Syncware Synczon Synder Syndic8 顺友物流 还在瞎猜爆款?看懂亚马逊最新4大热卖趋势,选品才能赢! 赶紧收藏!亚马逊常见频发的恶搞手段和反击战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