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作为欧洲重要创新经济体,其专利无效制度融合了大陆法系成文法传统与欧盟一体化规则。与英法两国不同,意大利采用司法与行政双轨并行的无效程序,并因医药、机械等产业的强技术属性,在生物类似药、工业设计专利无效案件中形成鲜明特色。本文系统解析意大利专利无效制度的运作逻辑与实务要点。
PART .01法律依据:专利无效的法定理由(《意大利工业产权法典》CPI, Art. 76)
PART .02无效程序的双轨制路径
1、行政程序(意大利专利商标局-UIBM)
适用对象:仅限意大利本土专利(非欧洲专利)。
程序特点:
低成本高效:费用约5,000-15,000欧元,平均时长6-12个月。
书面审理:双方提交书面陈述与证据,无口头辩论环节。
裁决效力:UIBM可宣告专利全部或部分无效,裁决结果在官方公报公示。
法律依据:CPI Art. 119-ter(2019年新增,提供替代司法诉讼的快速通道)。
2、司法程序(专门法院系统)
(1)管辖法院:
一审:米兰、都灵、威尼斯三地的专门知识产权法院(Tribunali Specializzati per la Proprietà Industriale e Intellettuale)。
二审:米兰、罗马、那不勒斯上诉法院(Corte d'Appello)。
终审:意大利最高法院(Corte di Cassazione)。
(2)核心流程:
(3)关键特点:
技术专家强制介入:法院指定独立技术专家(CTU)出具中立报告(耗时3-6个月)。
平均时长:一审18-30个月,上诉额外12-24个月。
费用:复杂案件可达20万-50万欧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